晨新社與新市鎮扶輪社聯合例會,由來自葡萄牙的RYE交換學生”李白”與”杜甫”分享交換經驗,之前沒有接觸過這對兄弟倆,會前還疑惑一對來自葡萄牙的年輕交換生會如何分享他們的經驗?會說中文嗎?分享哪些經驗呢嗎?現場該不會還需要翻譯吧?!
但在例會前的餐敘,一切疑問皆迎刃而解,李白和杜甫不但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彬彬有禮,連我們餐桌上的敬酒文化都應對進退合宜,讓人印象深刻。例會開始後的經驗分享,利用短短的分享時間,從氣候地理、歷史人文、經濟教育,簡明地將自己的國家葡萄牙介紹給遠在半個地球之外的我們,同時,也分享過去旅居海外的經歷,讓人感到驚訝的是李白杜甫竟然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學習中文,加上過去旅居兩岸的時間也不過兩年多,中文的聽說能力與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著實令人讚賞。
聽完分享後,思考是何種教育和生活,可以讓一對二十出頭歲的葡萄牙兄弟在離家一萬多公里的台灣用中文分享著自己人生經歷與介紹推薦自己的國家,或許他們也從未想過會有這種經驗,但『生活及教育,生活即學習』似乎就像DNA依樣存在李白跟杜甫身上,總是樂於學習未知的領域,接觸不同的文化,讓生活變得不一樣,同時讓自己變得不一樣。或許也因此接觸扶輪,體驗扶輪,讓李白和杜甫在人生的筆記本上記上精彩的一頁。
社友 No name
0 意見:
張貼留言